四川师范大学
标题:
联盟校|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打印本页]
作者:
北京同志摄影
时间:
2021-1-4 08:55
标题:
联盟校|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携手“万物启蒙”
只为每一个孩子向光生长
2018年12月15-16日由万物启蒙课程研究院主办的万物有光教育论坛暨“诗教与思辨”第三届联盟校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我校作为万物启蒙联盟校受邀参加。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台湾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林文宝、万物启蒙创始人钱锋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邱华校长受邀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用爱与科学开启儿童的性教育》的报告。邱校长结合学校开展案例,深入浅出的为与会老师们分享了我校低、中、高段不同的性教育主题及性教育实施方案。并且提出,性教育是一项需要及时、及早、长期与孩子们讨论的话题,好的性教育不光能促进孩子对性的正确认识,更能教会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世界的良好人生观。
研讨会上,我校梁静老师在“诗教与思辨”课堂展示活动中,以《白鹭》为题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思辨课堂。梁老师以诗歌《渔歌子》为研究主线,从“斜风细雨不须归”引导孩子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渔夫能在细雨中还舍不得离去,进而带领孩子们分析了诗歌中的景物和意象:西塞山的美景、肥美的鳜鱼、还有美丽的桃花园,最后聚焦白鹭。在与孩子的深入讨论中,引导他们不断思考,最后学生主动聚焦:诗人实则是在借白鹭表达自己孤独的处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梁静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从知识建构到能力提升,再到素养增强的过程,也让其带着学习所得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习从生活到教室再由教室回归生活,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梁老师的课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获得了此次课堂教学展示的特等奖。
万物启蒙课程以儿童成长为起点,创造性地打通学科边界,以项目式学习开启了中国文化启蒙的原生路径,着力培养孩子们的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为孩子们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我校自2016年6月与万物启蒙结缘,之后正式成为万物启蒙联盟学校。期间,学校派出多名教师跟随万物启蒙团队学习,在钱锋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实践“问——思——辩”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一种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姿态向前,只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更好地向光生长!
每个生命,向光生长
欢迎光临 四川师范大学 (http://bbs.chugaozho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