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师范大学“牵手乡村教育”公益活动——普格县夹铁乡中心校志愿支教服务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163

帖子

7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13: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川省教育厅联合省教育基金会自2016年发起高校“牵手乡村教育”公益活动,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口号的引领下,紧密结合教育扶贫工作实际,采取定点帮扶、志愿服务的形式,每年从省属高校征集数百名师生深入贫困地方学校进行帮助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当地学校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发展首当其冲,实现教育的精准扶贫,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各大高校尤其师范学校的责任和使命。

2019年7月13日,四川师范大学“牵手乡村教育”支教队在叶军老师带领下一行20人正式启程,来到凉山州普格县的夹铁乡中心校开始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No.1
活动准备
    7月13日晚,志愿者队伍抵达凉山州普格县县城。
    7月14日上午,志愿者队伍抵达普格县夹铁乡中心校了解教室设备和学生情况,并为教室做清洁,从生活细节为学生树立美的观念和模范。下午,志愿者队伍在学校对口帮扶常驻教师王荣群的带领下前往四川师范大学对口帮扶阿木村大棚基地进行参观及大棚除草。
(志愿者队伍在四川师范大学对口帮扶阿木村大棚门口合影)

No.2
活动开展
本次支教活动以“美”为主题,结合支教时长和学生情况,依据学科特色进行“美”的划分。最终决定以“文学之美”“外语之美”“韵律之美”“图画之美”“影像之美”、“数理之美”“自然之美”七个主题为中心进行主题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学科视野的感知,增强学生探索学科之美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体各主题教学教学目标如下:
文学之美:从文字、语言、诗歌带领学生发现字与字、句与句中的文学美;
外语之美:从字母歌、常见单词入手,带领学生感受不同语言的不同魅力;
韵律之美:从音乐、舞蹈、体育带领学生感受律动美;
图画之美:从色彩、线条带领学生体悟想象与创造美;
影像之美:从动、静方面的感观带领学生感受观察之美;
数理之美:从数学的对称带领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美;
自然之美:从草木、山川、天气等带领学生感知生活之美。

1.文学之美
(1)汉字之美
以“年”为中心,选取在汉、彝两族文化习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4个汉字“美”“火”“家”“年”,通过讲解四个字的起源及变化,带领学生感受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比较汉彝两族“年”俗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所蕴涵的独具特色的美。
(2)语言之美
以“打架”为话题,通过孩子的语言描述和教师提供的范文描写,以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孩子体会成功语言描写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由此启发孩子运用“美的语言”的诀窍:细心观察、阅读积累。
以近体诗杜甫的《望岳》和现代诗臧克家的《海》为主要内容,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感知,以配乐朗诵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语言描绘不一样的美:《望岳》的壮美和《海》的柔美,激发学生探索语言之美的兴趣。

2.外语之美
以字母歌和日常单词为材料,在哼唱歌曲的过程中带领同学感受英语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此外,通过汉语、英语和彝语三种语言中日常词汇的比较,帮助孩子了解不同语言的美,引导孩子学会用不同语言表达自我。同时,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孩子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3.数理之美
以“对称美”为主题,通过讲解自然对称美、人体对称美和建筑对称美,带领孩子体会生活中所蕴含的数理对称美。同时,以折纸游戏为媒介,在趣味游戏“折飞机”的实践中向孩子讲解飞机飞翔蕴含的对称原理,帮助孩子更好地体味对称的神奇和美妙,感知数理之美。

4.韵律之美
(1)音乐之美
以儿歌“数鸭子”为材料,通过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聆听学习“数鸭子”歌曲、学习“数鸭子”歌曲配套舞蹈、分组展示歌舞四个环节,让学生体会歌舞带来的韵律之美。同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以单纯教授歌舞和辅以乐理知识4分音符、8分音符及休止符为区分,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向高段孩子开启音乐世界的大门。
(2)体育之美
本次教学活动依据学情分为户外、户内两部分。户外教学以学生感悟为主,由志愿者带领孩子做游戏和运动,在游戏和运动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感受“体育之美”,教授孩子基本运动技巧与方法。户内教学以志愿者讲解为主,通过对刘翔、中国女排等我国杰出的运动健将的事迹讲解,带领学生感悟体育之美除运动以外的精神美——团结之美、拼搏之美以及奋斗之美。

5.绘画之美
以“家园”为主题,以色彩为表达方式,以简单绘画知识为基础,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用斑斓的色彩去表达他们心中的家园。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在孩子们笔下变成太阳、青山、蓝天和土地……“美的家园”赫然呈现!

6.自然之美
低段班主要从天气的种类、形成原因、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以图片形式,将大凉山的地貌状况与北方的丹霞、沙漠、盐湖等进行对比,并简要介绍各自的形成原因。高段班则引入了地貌的概念,从位置、地形和资源等方面对比了凉山州和兰州市,运用动画放映的方式讲解了板块运动、南北分割线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山的形成过程。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之中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7.影像之美
以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展示影像的魅力。通过对同一物象的不同拍摄手法让学生感知远景与近景、全景与特写、俯视与仰视等所呈现出来的物象的不同的美。同时,为了展现影像的动态美,“影像之美”小组的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了当地一天的光影变化,带领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
为呈现完整教学环节,检验教学成果,也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7月18日上午,志愿者队伍在夹铁乡中心校举行了精彩的汇报演出。



尾声:献礼70周年国庆,汉彝合唱
《我和我的祖国》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为迎接70周年国庆,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志愿者和当地学生用汉彝两语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7月18日上午,志愿者队伍带领部分学生,在夹铁乡中心校操场进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象征全体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
至此,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川师学生 为你发声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会
网络与信息联络部新媒体网络中心
【川师学生】出品
文章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牵手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支教队
排版 尹昕潼
审核 李由 万萍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05:48 , Processed in 2.0811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