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教育信息化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8年第1期导读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70

帖子

7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1 14: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中国中小学美术」可订阅哦!

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新奇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我们的视野,人们不禁感慨——“未来”已至。信息技术的洪流中千帆竞过,而教育似乎是一艘不那么显眼的船。虽然各类教育软件以及远程教育产品很早就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新技术花样虽多,本质上仍是传统教育的延伸,尚未实现革命性突破。然而,只要“旧方法”存在问题,“新方法”就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美术教育中的软硬件问题,在数据收集和反馈、多媒体教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第一期专题将面向未来,一窥美术教育的新气象。

专题:美术教育信息化

“蛛丝马迹”的效应
——与大数据同行的数字化教材初探
贾小川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本文以“蛛丝马迹”作比“大数据”,形象地阐述了美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类行为对于教材编辑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收集和反馈这些珍贵的数据,导致教材编纂与实际教学存在“时差”。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美术教材的信息化也在悄然酝酿。未来的电子美术教材会是什么样子?能够解决现有问题吗?美术教育工作者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动画教学中的三类入门课例分析
宋姑来  上海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动画教学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美术教学内容之一。动画教学的入门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上好第一堂动画课呢?

指尖上的美术教学
——“指向改进美术教学手段的App资源库”
建设的行动研究情报综述
徐韧刚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琳琅满目的应用程序出现在眼前。除了专门的教育类软件外,各类绘画类应用、摄影摄像类应用、3D造型类应用等都可以为美术教学服务。“移动学习”这一“热词”将为美术课堂带来怎样的生机?

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
——中学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徐耘春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新媒体艺术教学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领域,许多老师十分感兴趣,却不知从何处着手。本文以L老师为例,以具体生动的案例详细阐述美术教师在新媒体艺术教学领域谋求发展的可能性。

“闪玩”黏土动画
——适合少儿的定格动画课程
路岩  守艺工作室

黏土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种,因制作过程较为直观简便而深受美术老师和儿童的喜爱,是引导孩子初步认识动画制作的一条捷径。“闪玩”黏土动画是在专业黏土动画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适合少儿参与的普及型艺术活动,与平板电脑和动画应用软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中国民间美术与动画设计中的造型方法
张宇  鲁迅美术学院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为动画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放眼世界,民间美术的造型大致可以分为记忆造型、联想造型和幻想造型。这些造型方式同样可以运用于动画设计中,创作出既具有民族风情,又符合当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教育研究

校外不“外”
——校外美术教育研究
肖弋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校外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美术教育不同,校外美术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遵循市场规律,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和需求调整自身发展。目前,我国的校外美术教育蓬勃发展,社会认可度和关注度日益提升,本文将结合案例和数据加以探讨。

“走进抽象美术”课程的反思与提升策略
刘佩  四川省成都市太平中学

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是三个最主要的美术作品类型,能够掌握对三种美术类型的分析方法是学习美术鉴赏的根本。在三大美术类型中,抽象美术是中小学生最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也就必然是美术鉴赏课的难点。教师应该如何引入课题,将抽象美术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打消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抗拒感和疏离感?如何提取并分析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元素,帮助学生摸清欣赏的“门道”?

美术基础教育课程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发
——以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为例
李技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

源于特定地域的民间风俗文化使得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呈现出地域性和多元性特征。上海市枫泾区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如金山农民画、灶头画、蓝印花布等,风格质朴细腻,又能结合现代艺术元素,让学生在掌握美术技法的同时了解地方文化,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教材教法

攻破“欣赏·评述”的难关
——北京市东城区“东兴杯”骨干教师献课活动之
《展现瞬间之美》
李怦然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对于教龄较短的年轻美术教师来说,美术欣赏课是比较难驾驭的课题。欣赏课不仅要求美术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需要其掌握正确的教学思路的方法。《展现瞬间之美》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美术欣赏课的经典课例,李怦然老师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堂精彩的美术欣赏课。

让美术教学回到绘画原点
——北京市东城区“东兴杯”骨干教师献课活动之
《勤劳的小蚂蚁》
李雪飞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

不少老师在讲授《勤劳的小蚂蚁》一课时从小蚂蚁的基本形和动态切入,缺少让孩子大胆表现、自由创作的体验活动。李雪飞老师反其道而行之,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将小蚂蚁拟人化,带来了一堂有温度、有情感、有情趣的美术课。

《墨趣百鸟》
  ——小学自主课堂水墨教学探究
辜敏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娇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小学

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是写意画的经典题材。鸟类可爱灵动的形象对于中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在水墨画教学中具有独特地位。以鸟为题材,引出勾勒皴擦点等水墨画基本技法是水墨画教学中的常见模式。

教学资源

纳西索斯的寓言——艺术家的自画像
王珏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自画像是最常见的人物画形式之一,就连未曾接受过正规美术训练的人都会尝试画一画自己。婴孩时,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划分“他我”,将“自己”从“其他一切”中剥离出来。在人美版美术教材中,“自画像”是一条暗线,从《我的手》《自画像》到《漫画肖像》,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技法的同时深化自我认识。本文将以中外艺术家为索引,梳理“自画像”在美术史上的“起承转合”,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引入“自画像”课题。

由“境”至“景”
——金城及其弟子之临摹二三例
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背临”指在无原本对照的情况下根据记忆临摹。与对临相比具有较强创造性,与意临相比又更加尊重原作,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细致的图示和详实的史料分析金城及其弟子的背临作品,解读中国画自宋元至民国初年的流变。

美育学堂

  探寻中华饮食文化之美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食具与烹饪之瓷器”课程为例
牛志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如果没有食具,菜肴也难以享用。搭配得当的食品和器具不仅可以刺激食客的食欲,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感受美的熏陶。瓷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食具,这并非偶然。那么,瓷器相较其他材质的器皿有着哪些特点和优势?中国传统瓷器与不同食材有着怎样的搭配规律呢?

除上述精彩内容外,本期《中国中小学美术》还附赠清代画家恽格的《花卉册页》高清大图及赏析,干货满满,物超所值!

《中国中小学美术》2018年第1期
现已登录人美社官方微店,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长按
购买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前往邮局订阅
《中国中小学美术》
邮发代号82-614
全年定价120.00元
每月都有超值惊喜等着你!

长按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09:51 , Processed in 2.7911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