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院校解析【第354期】| 四川师范大学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182

帖子

8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5:5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距离2019年高考还剩

207天
院校简介
建校时间:1946年
院校性质:公办
院校类型:师范
院校层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属重点
院校隶属:四川省
院校地址:成都市、广汉市
专业数量:本科专业8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2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教师先后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共1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94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14人;建设有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7个,四川省高水平社科研究团队2个。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迁址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整体并入。
重点专业
教育技术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化学、教育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招生录取
学校对实行“大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控制在102%左右,未实行“大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120%。
学校严格执行各省(市、自治区)为鼓励考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制定的各项“加分投档”政策,并以投档成绩作为是否录取和专业安排的主要依据。
学校对报考我校的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02:04 , Processed in 2.3731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